


雲景使命
我們致力為孩子提供愉快的學習環境,讓孩子有效學習和健康成長,在德、智、體、群、美,五方面得到均衡的發展。
提供優質校本課程,讓孩子自主建構知識,掌握學習技能,配合社會步伐。
提供全方位學習機會,啟發孩子個別潛能,培養他們合作、關愛、謙讓的品德及正面積極的人生觀。

雲景信念
每一個孩子都與眾不同,
每一個孩子都有獨特的亮點,
關愛、支持和鼓勵下,能愉快渡過六年成長關鍵階段,
奠下知識、能力、態度的穩固基礎,面對未來,勇往直前。

雲景校訓 :

校長的話
經歷了另一個非凡的學年,2021/22學年於8月12日終於順利完結,在剛過去的學年裏,相信無論是教職員、學生及家長均有難忘的體驗。於8月6日六年級畢業禮舉行過後,又一批畢業生離開母校,他們展翅高飛,邁向人生另一遍新大陸,祝願我校每一位畢業生鵬程萬里,前程錦繡。本屆六年級畢業生獲派首二志願率達100%,而近年我校升中派位表現越見進步,是單純的「好運」嗎?然而,我校在升中派位持續的正增值,實有賴我校擁有明確的方向,教師團隊的努力,當中更少不了家長的配合。我校的方向,正如我早前多次提及,學校會以「學生需要」為出發點,致力為學生營造一個和諧、關愛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能盡情發揮,盡展個人潛能。我校由2020/21學年起,已朝著這個方向前進。縱然面對反反覆覆的疫情,我校學生在本學年的多項校外比賽(無論是體育運動或學術方面) 中獲取不俗的成績,學生的表現實在令人鼓舞。
我校著力培育學生成為未來的社會楝樑,在往後的數年,我校的重點發展方向,包括有:一) 透過不同的平台,讓學生多參與、多嘗試、多發揮,從而讓他們擴闊視野,提升自信;及二) 讓學生走出課室,體驗不同領域的學習經歷,從而提升他們正面利價值觀。由2020/21學年開始,及往後數年我校的發展方向,均主要以擴闊學生視野,以及提升他們自信作為重點。「擴闊視野」為何對學生來説是重要的一環呢?相信大家也會同意,世界不斷在轉變,科技日新月異,以以往的知識,未必能夠讓現在的學生應付未來的需要。因此,如何加強學生接觸更多學校現有課程以外的知識更凝重要,這樣才能幫助學生為未來作好準備。除此以外,學生的個人自信對他們將來的發展,也起了非常關鍵的作用。舉例來説,學生A擁有非常優厚的先天條件(身體素質) ,能讓他在運動比賽中有出色的表現,惟他缺乏自信,害怕面對失敗的經歷。相反,學生B的身體素質一般,但他充滿自信,非常享受訓練和比賽的過程,也擁有「不怕輸」的心理素質。以上兩位學生,誰會較接近成功呢?我深信學生要有自信,肯嘗試,才有機會達致成功。
我校會繼續朝著以上的發展重點,不斷向前邁進,讓我校的學生能成為一個堅毅、自信,能適應轉變,勇於面對多變未來的「雲景人」。
陳郁興校長
二零二二年九月
校長的話
近日新型冠狀病毒病疫情稍緩,我校家長及學生得以走入社區參與公益金賣旗日,以幫助社會上有需要的人。是次活動於2021年11月20日(星期六) 上午舉行。這不單純是一個社會服務,更是一個良佳的學習及鍛鍊機會。因此,在活動前,學校亦藉此教導參與活動的學生需要注意的各項事情。
作為校長的我,當然要為我們的家長及學生們「打打氣」,因此,葉副校長和我當天早上走到北角街頭,充當路人甲、乙去「撐」我們的學生,去「幫襯」他們「買旗」。在街上,看到我校學生及家長積極參與,主動向陌生人「開口」請他們「買旗」。這看似簡單,但對現今物質豐富,又受盡長輩愛護及照顧有加的孩子來說,絕非易事。
然而透過這個社會服務,不單能幫助社會上有需要的人,對我校學生及家長來說,也是獲益匪淺。首先,在陌生人前「開口」,請求他人「買旗」,這實在能提升學生的「膽量」及「勇氣」。其次,亦能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對人的態度及禮貌。父母在旁的參與、支持與鼓勵,讓學生和家長間擁有一份特別的經歷,從而更能加深彼此間的關係。
每個活動也是一個學習機會,我們要抓緊每個機會,教導我們的孩子,讓他們學習、發揮及成長。幫助人的同時,也幫助了自己,施比受真的更有福。
陳郁興校長
二零二一年十一月
校長的話
2020東京奧運完滿結束,相信在每一項賽事比賽期間,一幕幕各國健兒盡力拼搏的精彩畫面,仍然留在很多人的腦海。更令人難以忘懷的是香港運動員在是次奧運會為港取得佳績。風光背後,運動員們所付出的努力與汗水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須知道他們的表現絕非一朝一夕便能達到,他們需要有清晰的目標、堅毅的意志,更需要付出多年時間進行刻苦的訓練及準備,為的是讓自己的表現能達到頂峰,在比賽中把自己充分發揮出來。運動員的特質,並非只適用於體育運動當中,我們做任何事情,如能有運動員的特質,相信已成功了一半。
暑假完結,又是各位同學回歸校園生活的時間。新學年開始,各位同學又有沒有為自己在新學年定下目標?希望各位同學能把握時間,為自己在學年裏定下目標,並為目標訂定貫徹可行的計劃,盡力完成計劃,實踐你們預定的目標。
暑假期間,老師們在短暫休息後,已回校密鑼緊鼓地為新學年作好準備,進行大大小小不同類型的校務或科務 會議,為新學年開始作最好的準備。因應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發展,為保障學童健康,教育局宣佈新學年開始,小學仍以半日制面授形式上課。在此,呼籲各位同學時刻保持雙手清潔衛生,在校園內,又或上課期間戴上口罩,遵守各項防疫措施。
新學年,來自軒尼詩道官立小學的詹碧坤主任和來自香港南區官立小學的蔡寶珠主任,以及鍾淑文老師和楊潔盈老師加入本校工作。梁司司副校長則調任觀塘官立小學,連巧雲主任則調任香港南區官立小學。而陳薇莎老師、何德儀老師、張麗思老師、曾梓淇老師合約期滿離職,感謝各位離任副校長、主任及老師在教導孩子所作出的貢獻,亦希望各位同學不要忘記老師們多年來的教誨。
期待新學年,我校在各方面新的轉變,讓大家在校園內共享每一個愉快的學習天。
陳郁興校長
二零二一年八月
校長的話
到任一年,面對風風雨雨,尤幸學校教職員團隊,事事以「學生需要為出發點」,關顧學生的學習及身心發展,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關愛、和諧、愉快的學習環境。為了讓學生能早日回校恢復半天面授課堂,全體教職員工均於農曆年假後自願進行每兩星期一次的2019冠狀病毒病檢測,最終讓各級學生能提早於4月9日回校恢復半天面授課堂。能與一個上下一心,以學生福祉為依歸的團隊共事,身為校長的我甚感榮幸!
自上年九月擔任校長一職以來,每天均於上課前及放學期間在我校正門見見學生及家長。當中有一位學生令我難忘,因為他問了我幾個問題,而其中一個問題是「校長,你午餐吃甚麼?」。這個問題的本身,可能源自於他對校長的「關心」,但我肯定的是他對「校長」的好奇。對身邊事物的好奇,引發問題,再主動找尋答案,這是一個學習過程。因此,遇到孩子有「問題」,絕不要覺得他們「煩」,他們只是在探索、學習。相反如何引發孩子的好奇心,持續不斷去探索,至為重要。「好奇」是學習的原動力,「問題」是學習過程中找尋答案的手段,希望我們的孩子繼續多問「問題」。正如在六月份完成的探究學習週,各級學生需要運用STEM(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學到的知識及技能(如編程)去設計一些特定物品,以達致解决生活上的難題。在過程中,學生會出現不同類型的問題,他們從中找出解决問題的答案,當中少不了老師的適當指引及協助,最終把問題解決,孩子的知識亦得以建立。
現今科技發展一日千里,日新月異,就孩子日後的需要,電子學習及STEM教育實不可缺。有見及此,我校於數年前已拓展電子學習及STEM教育,透過觀課,大部份老師能適當地應用不同的電腦軟件或應用程式促進教學,而各級學生亦能純熟地於課堂間使用平板電腦進行學習活動。在STEM教育方面,我校有幸獲「優質教育基金」撥款進行兩個項目,包括:1)改建電腦室,令到電腦室的效能得到提升,以支援STEM課程,及2) 在視藝室加裝虛擬實景裝置,日後孩子可以在足不出戶的情况下探索世界。
除了課程及學校硬件設施的優化外,我們的孩子亦需要透過課外活動及運動訓練去促進及平衡他們的身心發展。有見及此,我校將於來年增加多個不同種類的運動校隊及課外活動項目訓練,讓孩子能有更多的選擇,讓他們能在學業以外有更多的發揮,擴闊他們的視野,提升他們的自信,以及培養他們堅毅、刻苦、積極、樂觀的精神。
非常期待看見我校新的面貌及新的轉變,在此,祝福我校六年級畢業生在新的一片天空鵬程萬里、展翅高飛,日後多回母校探訪。亦祝願在校各位家長、學生、教職員工身心康泰、生活愉快,九月再見!
陳郁興校長
二零二一年七月
校長的話
各位家長及同學,你們好。我是來自軒尼詩道官立小學(銅鑼灣) 的新任校長陳郁興校長,接替調往觀塘官立小學的梁蕙君校長。我很高興,亦很榮幸能有機會加入北角官立小學(雲景道) 這個大家庭。
本校將會於2020年9月1日(星期二) 如期「開學」,惟因2019新型冠狀病毒病疫情下,基於學生健康的考慮,教育局宣佈全港中、小學於開學日起採用「非面授」方式授課,直至另行通知。這亦意味著各位同學需要留在家中進行網上學習。在暑假期間,學校未有鬆懈,努力地為新學年進行各項準備工作,當中包括所有老師為各級各科的全學年課程進行規劃、網上學與教內容及各項細節的籌備等,此外,主要的校舍環境優化工程亦會於暑假完結前完成。因此,對於新學年各項安排,本校會透過校網、eClass等平台適時向各位家長及同學公佈,請各位家長和同學放心,如有任何疑問,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絡。
學校、家長或同學均經歷了「非凡」的一年,無論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上均可能遇到一些「非凡」的經歷、體驗。面對困難或逆境,大家難免頓失方寸。在學習的路途上,學校與家長及學生均是「同坐一條船」,本校的教學團隊必定會盡力教導及協助各位同學學習,亦請各位家長在家配合學校協助學生進行學習,在有需要的時候與班主任或科任老師保持溝通。
所謂「學習」,並非單單指中、英、數、常各科課本內容上的學習。疫情帶給各位同學「另類」的學習,舉例來說,面對「疫」境,各位同學會為人為己在公眾地方戴上口罩,又或常洗手等,同學會學懂如何保障自己的身體健康等,又或是學會如何關心他人、幫助有需要的人。在此,我期望各位同學繼續學習、努力學習,為自己的將來締造非凡又美滿的人生。
新學年,謝曉紅老師、余綺琪老師及何德儀老師加入本校工作,林敏施主任則調任農圃道官立小學,而盧子敏老師、盧樂賢老師、羅鳳儀老師及唐秀彩老師已離職,感謝各位離任主任及老師在教導孩子所作出的貢獻。
期待「疫情」盡快退去,讓我能在校園與各位同學共渡每一個愉快的學習天,聽到大家的歡笑聲、讀書聲。
陳郁興校長
二零二零年九月


本校已於2006/2007年度遷往北角雲景道22號的校舍以全日制模式辦學,為孩子提供更全面的教育。現址樓高10層,設有24個課室、圖書館、音樂室、視藝室、電腦室、英語活動室、多用途室、禮堂及操場等,環境優美及清靜,能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